千古江河脉,一梦到吴越 | 蓝天云展匠心呈现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系列活动暨艺术周启动仪式-蓝天云展文化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动态

千古江河脉,一梦到吴越 | 蓝天云展匠心呈现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无锡系列活动暨艺术周启动仪式

时间:2025-06-27   来源:  

image.png

    6月9日,蓝天云展文化深耕锡城文脉匠心呈现——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暨首届无锡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启动仪式在无锡市新吴区中华赏石园举行。


     无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秦咏薪,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慧芬,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崔荣国,无锡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顾文龙,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蕴洁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一场“太湖文明之光”无锡重要考古发现图片展,让人们身临其境,尽览无锡近年来的重大考古成果,而以鸿山出土文物盘蛇玲珑球为原型创排的沉浸式舞台剧《玲珑球》,带人穿越千年,了解远古先民的生活、江南文明萌发的历程。


图片



图片



无锡遗址保护宣传片

《方圆之中 千年一脉》


古遗址是城市文脉的历史见证。无锡古遗址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大遗址2处(阖闾城遗址和鸿山墓群),古遗址类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文物遗迹控制保护单位6处,考古前置实施以来,先后发现大坟墩遗址、丁埂遗址、浜斗上遗址等15处古遗址。鸿山遗址2004年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全国首批12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一,也是江苏省唯一正式挂牌的考古遗址公园。

启动仪式上,蓝天云展文化在文化与遗产日出品无锡遗址保护宣传片《方圆之中 千年一脉》,以数字艺术复原的方式展示了一座商周时期的江南水城,生动再现吴越鲜明的生活习俗。


鸿山遗址数字文物发布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文物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方式。鸿山遗址博物馆携手南京博物院,将一批收藏在南京博物院的馆藏文物,通过三维数据采集,以数字化的方式回归鸿山故地,用数字文物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文物、非遗背后的文化内涵以更直观、更生动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同时借助多维度的交互体验,观众可以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图片



“乐游无锡” 非遗旅游路线


江南水乡,文化名城。无锡现有惠山泥人、宜兴紫砂、精微绣、留青竹刻、锡剧、二胡等非物质文化遗产361项,这些非遗项目散落在无锡各处,守护着生生不息的江南文脉。

为推进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当天发布了“吴之源”新吴非遗文化体验游等8条“乐游无锡”非遗旅游线路,串珠成链,激发非遗活力,连接现代生活,更彰显非遗时代价值。


图片



2022年度“百宅百院”

活化利用


2022年,无锡市大力实施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按照“护其貌、美其颜、扬其韵、铸其魂”的工作思路,深挖文化内涵,叠加多元功能,为文物建筑植入匹配其历史调性的文旅新业态,让文物真正活起来,一批活化利用项目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启动仪式上对钱穆故居等8个2022年度“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五星级项目进行了授牌。


图片



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考古体验中心启动建设


作为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鸿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考古体验中心建设当天正式启动。


图片



这是遗址公园功能服务区的核心项目,位于遗址公园内西北部,总用地面积约6300㎡,总建筑面积约4500㎡,设置游客服务中心、公众考古体验中心、考古工作站三大功能区。项目建成后将挂江苏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牌子,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遗址公园的展示利用水平,推进鸿山遗址核心品牌建设,推动省吴文化考古研究基地实体化运行,积极融入江苏地域文明探源工程,高质量推动吴文化综合研究工作。



图片